Curious

LEARN FROM CURIOUS

Custom Search
10:26 AM

《霍元甲》四大谬误 死亡真相被披露

Posted by Hesitater


多年以来,霍元甲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目前正在国内各大影院热映的电影《霍元甲》不仅让人们大饱眼福,也深为霍元甲那种自强不息,敢与外国列强抗争,为中国人争口气的精神所感动。
  电影里的霍元甲总是让人热血沸腾,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又是怎样的呢?本报记者特地在霍元甲的家乡,走访了他的曾孙霍自正,让他对真实的霍元甲做了一番介绍。

  在天津南郊的一个普通的村子———小南河村,记者见到了霍自正,当时他正在村委会的一间办公室整理车辆管理的账目。
  不过,一提起霍元甲,他还是来了兴趣,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真相一:霍元甲并非出身富贵人家
  在电影里,霍元甲出身的家在当地是个有钱又有势的人家,而且父亲武艺高强,还有一大帮徒弟。而霍自正提到霍元甲的第一句话却说:“霍元甲其实只是个很普通的农民,家里并不是很有钱!”霍自正讲,霍元甲在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就到天津城里做点小买卖,以补家用。
  霍元甲在脚行(搬运工自发的组织)做过管事,后来又到好友农劲荪开的药栈做事。农劲荪是个革命者,暗地里在北方为孙中山等召集人才,经常到各地走动,药栈的事大都交给霍元甲去办,霍元甲也因此在天津城里慢慢呆了下来,一直到去上海比武并开办精武会。霍元甲死于1910年,10年后,孙中山还为霍元甲的武馆题字,以悼念这位中国武术的前驱。
  真相二:霍元甲只是吓跑西方大力士
  在电影里,霍元甲一人独战四国大力士,赢了前三场,却在最后一场被下毒而死。但真实的霍元甲并没有这种经历,而是仅凭名声就吓跑了两个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西方大力士。
  在天津时,霍元甲功夫好,又爱抱打不平,遇到欺负人的事他总要挺身而出,在天津已有了很大的名气。当时有个俄国大力士斯其凡洛夫在天津摆擂比武,号称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霍元甲听说了这件事,于是要和他比武。斯其凡洛夫不知霍元甲底细,推托道:那就明天吧!
  可斯其凡洛夫心里没底,就向翻译打听霍元甲的来历,翻译告诉他:霍元甲在天津很有名,有一身的好功夫。翻译还告诉他,最好不要比,不然会吃亏!
  到了第二天要比武时,斯其凡洛夫不得不求饶,说:“我只是来天津卖艺的,养家糊口而已,我说的那些话不算数。”霍元甲不答应,让他登报认错,否则还是要比。斯其凡洛夫只得答应,不过后来始终没有查到他道歉认错的报纸。不久以后,斯其凡洛夫不得不离开了天津。
  后来,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又在上海摆下擂台,并称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引起上海民众的不满,但又没有人敢上台。农劲荪于是向上海的知名人士陈其美推荐霍元甲去比武。当霍元甲赶到上海时,奥皮音却又到别的国家去了,过了几个月才回来。
  奥皮音向周围的人打听霍元甲的来历,得知对手来自天津,在天津赫赫有名,敢来这儿比武,绝对是个硬手。奥皮音有点心虚,但是协议已经签了,海报也贴出去了,很多人都赶来上海,要看他们比武,怎么办呢?于是他想了个办法,跟霍元甲说,西方比武和中国不同,只能用拳,不能用腿和脚等许多条件,想束缚住霍元甲的功夫的发挥,霍元甲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并和奥皮音约好了比武的日子,结果到了那天,奥皮音却不知所踪,早就给吓跑了。
  回顾当年,霍自正说,正因为这次摆擂,霍元甲离开天津去到上海,也就再没有回来。
  真相三:霍元甲死于日本人投下的烂肺药
  在各种故事里,都说霍元甲是被日本人毒死的,但具体的死因却说法多多。比如电影《霍元甲》中,就是霍元甲在与日本武士田中进行第二轮比武前,喝了下毒的茶,以致在擂台上被打死
  不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霍自正讲,当时霍元甲在上海威名远扬,在当地一些知名人士的资助下办起了精武体操学校(后改名为精武体育会)。
  当时上海虹口区有个日本人的柔道协会,那里的人对霍元甲不服,找他比武,他们派了10个高手前来,结果都被霍元甲以及他的徒弟打败,最后协会的头目与霍元甲比,企图暗算霍元甲,结果被识破,反倒让霍元甲打断了胳膊。
  日本人心里不服,但是他们改变了策略,表面上与霍元甲和好。霍元甲本来就是个豪爽的人,只是想着“以武会友”,结果中了日本人的奸计。
  在与日本人一起吃饭时,霍元甲早年的咳嗽病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于是他们极力劝霍元甲去他们那里接受治疗,结果治疗了一段时间,病反而越来越重,日本人还不让他离开。霍元甲不久便去世了,距离精武会成立仅仅70天,霍元甲死的时候才42岁。
  后来,精武会的人把他治病时吃的药拿到上海市立医院去化验,发现竟然是一种慢性烂肺药。
  真相四:霍元甲子孙现“以武为生”者仅一人
  在电影里,霍元甲有一个女儿“翠儿”,而且很小的时候就被仇家所杀,事实上并不如此。
  霍自正说,霍元甲有两个儿子,一个是霍东章,另一个就是比较有名的霍东阁(也就是霍自正的祖父),此外还有三个女儿,即霍东清、霍东琳、霍东琴。
  霍东阁在上海精武体育会任过教,后来又到东南亚去开办分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到现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甚至澳大利亚,都有不少的精武体育会分会。
  霍自正有些遗憾地告诉记者,现在在世的霍元甲后人里,真正“以武为生”的只有霍自正的一个侄女霍静虹,现在在天津的一个财经学院当武术老师,而其他人则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行业,比如自己现在就仅仅是小南河村村委会管后勤的工作人员而已,当然,当地一个以霍元甲为名的武术学校还请他当着名誉校长。
  霍自正说,霍元甲本来也有不少的徒弟,但是没有陈真这个人,最有名的要数刘振声,霍元甲死后,他就一直在上海的精武体育会任教。
  还有一个是张文达,当时奥皮音被吓跑后,擂台空了,又一直没有人上台与霍元甲比武,观众却不愿走,霍元甲便让张文达装成一个山东武师,说山东话前来打擂,让台下的人饱了“眼福”。但是在后来的《精武本纪》里,却把张文达给写成是山东人。
  相关故事释疑
  迷踪拳的确存在,但是准确的名字叫“迷踪艺”,它是霍元甲综合了家传武功以及其他各派武功的精华而独创出来的,分为器械和拳术两部分。“迷踪艺”最有代表性的拳术叫72式练手拳,施展开来出神入化,变幻莫测,让人无从下手。
  不过霍自正表示,迷踪艺历经这么多代,虽然还有人在练习,但是却很难说是正宗的。霍自正说,现在他们这儿还有拳谱,但是没有人练了。
  “上海的精武会也有,还有人在练,但是却有人说练得不正确,我们也无从辨别,因为我们也不会啊!”霍自正这样说道。
  霍自正说,练武是个吃苦的事,小孩子没有负担,可以练,可是人大了,就有很多事,结婚生孩子,要生活,哪有那么多时间,而且,时代不同了,过去练武可以防身,甚至可以打抱不平,但是现在是法制社会,功夫就不那么重要了,很多时候只能是强身健体而已,现在的人又不像原来那么能吃苦,所以练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Disclaimer:

Curious photos admits that though we try to describe accurately, we cannot verify the exact facts of everything posted. Postings may contain Information,facts, speculation or rumor. We find images from the Web that are believed to belong in the public domain. If any facts, stories or photos/images thatappear on the site are in violation of copyright law, please email kelamchai@hotmail.com and we will remove the offending sec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rules to remember:
1) I do NOT own these pictures.
2) YOU do NOT own these pictures.
3) Please do not ask for permissions to use these images in your projects, as I do not own the copyrights for them.
4) USE THEM JUST FOR DESKTOPS! They are not to be sold.